题龙川书隐
世业本淮甸,幽居枕龙川。
冥心谢圭组,秉志师圣贤。
耕凿有馀閒,轩窗富芸编。
夜雨杂春诵,薰风清夏弦。
汤汤伊洛流,澹澹洙泗渊。
会趣洞精要,探赜穷幽玄。
求志业已崇,行义理则然。
希君保贞素,逍遥以永年。
冥心谢圭组,秉志师圣贤。
耕凿有馀閒,轩窗富芸编。
夜雨杂春诵,薰风清夏弦。
汤汤伊洛流,澹澹洙泗渊。
会趣洞精要,探赜穷幽玄。
求志业已崇,行义理则然。
希君保贞素,逍遥以永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世俗喧嚣、追求精神自由的隐士生活,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悠远。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生活场景 诗人住在淮河边的龙川,这里远离官场("冥心谢圭组"指放下官印),房子挨着清澈的河流。他平时种地自给自足("耕凿"),空闲时就在摆满书籍("芸编"指书卷)的窗前读书。春夏时节,夜雨声中诵读诗书,暖风里弹琴自娱,生活简单却充满雅趣。
2. 精神追求 诗中提到"伊洛""洙泗"(分别指程朱理学和孔子讲学的地方),说明他在钻研儒家经典。但他不只是死读书,而是深入探究其中精妙("洞精要""穷幽玄"),把圣贤思想融入生活。他追求的不是功名利禄,而是高尚的品德("求志""行义")。
3. 核心态度 最后两句是全诗主旨:保持纯真的本性("贞素"),在逍遥自在中获得长寿。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哲学——当无法兼济天下时,就选择修养自身。
全诗像一幅水墨画卷,用雨声、琴声、书声、流水声勾勒出闲适的隐居生活,更可贵的是展现了物质简朴与精神富足的完美平衡。现代人读来,既能感受到田园生活的宁静美,也能获得关于"如何面对浮躁社会"的启发——真正的幸福不在于外在拥有多少,而在于内心是否充实安宁。
林鸿
明福建福清人,字子羽。洪武初以人才荐,授将乐县学训导,官至礼部员外郎。性落拓不善仕,年未四十自免归。工诗,为闽中十才子之首。有《鸣盛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