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是哀悼晚清名臣张之洞的,用大白话来分析就是:
上联说"宰相本该重用读书人",夸张之洞是难得的治国人才,但老天爷却无情地带走了他。"昊天不遗一老"就像在感叹:这么德高望重的老臣,怎么就不能多留几年呢?
下联把张之洞比作唐代文豪张说(封燕国公),说他既是写文章的高手,又是流芳百世的名臣。"大手笔"既指他文章写得好,也暗指他推动洋务运动、兴办教育的重大政绩。最后"自有千秋"说得特别有力——这样的人,历史永远会记住他。
全联最妙的是两个对比:先是"宰相理想"与"天意无情"的对比,后是"文采斐然"与"功业长存"的对照。就像在说:他虽然离开了,但留下的文章和功业永远闪光。这种既惋惜又敬仰的双重情感,让挽联既有温度又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