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墟

阳江墟市远,夜半出家门。
月色他乡路,灯光何处村。
草深蛇惧客,树动鬼勾魂。
百里迢来去,求归两乳豚。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赶集人的艰辛旅程,充满生活气息和民间色彩。

开头两句直接点题:阳江的集市很远,主人公半夜就得出门赶路。这里用"夜半"强调时间之早,暗示赶集人的勤劳和不易。

中间四句生动刻画了赶路时的环境:月光照着陌生的道路,远处村庄的灯火若隐若现。草丛中可能有蛇出没,风吹树动时仿佛有鬼魂在招手。这些描写既真实又带着几分神秘感,把夜间赶路的紧张感和孤独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两句道出赶集的目的:奔波百里路,就为了换回两只小猪崽。这个朴实的愿望,凸显了普通农民生活的艰辛与期盼。用"乳豚"(小猪)这样具体的物品作结,让整首诗都落在实实在在的生活需求上。

全诗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通过一个赶集人的夜行经历,展现了底层百姓为生活奔波的坚韧。那些看似吓人的自然景象,反而衬托出主人公为家庭生计勇往直前的形象。最打动人的是那份质朴的坚持——再远的路、再黑的夜,都挡不住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