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拜访朋友仲木时赏菊的场景,充满了闲适的田园情趣。
前两句用两个典故来铺垫:陶渊明(陶令)当年没有种高粱的土地,杜甫(杜陵)刚借来浣花溪边的草堂。这里其实是说诗人自己和朋友仲木就像陶渊明、杜甫一样,过着清贫但高雅的生活。
后两句写眼前景象:穿着白衣的送酒人(暗用陶渊明"白衣送酒"的典故)和绿酒再次来到,傍晚时分菊花(翠盖指荷叶状菊叶,金钱指铜钱状的菊花)显得更加芬芳。这里"白衣绿酒"形成色彩对比,"重至"说明不是第一次来,体现出主客之间的熟稔。
全诗通过历史典故与现实场景的交织,展现了文人雅士淡泊名利、寄情花草的高洁品格。最妙的是最后"晚更芳"三字,不仅写出菊花傍晚时分的真实状态,更暗喻人到晚年仍可保持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