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韵酬谢

得失无常所未论,相辉辈行几人存。
小山政自惭为弟,老瓦何期饮到孙。
橘盎且还诸老乐,梅花尤是丈人尊。
向谁谓我翻公案,持向风流觅一樽。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轻松豁达的语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际遇的坦然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得失无常所未论,相辉辈行几人存"开门见山:人生得失难以预料,当年并肩同行的伙伴如今还剩下几个呢?用朴素的语言道出了岁月流逝、故人零落的感慨。

颔联"小山政自惭为弟,老瓦何期饮到孙"用了两个生动的比喻:像小山在名山面前自愧不如,像老瓦片没想到还能见证子孙举杯。这里既暗含谦逊,又透露出对能延续情谊到下一代的欣慰。

颈联"橘盎且还诸老乐,梅花尤是丈人尊"描绘温馨画面:老人们围着橘子饮酒作乐,梅花依然像德高望重的长者般受人敬重。通过日常景物传递出对长者风范的向往。

尾联"向谁谓我翻公案,持向风流觅一樽"最显洒脱:何必与人争辩是非对错?不如带着酒去找那些风流雅士共饮。这种"懒得计较,珍惜当下"的人生态度,正是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全诗就像一位智慧长者的人生心得:看淡得失,珍视情谊,在简单事物中发现快乐。语言平实却意蕴深厚,尤其最后"觅一樽"的潇洒,让整首诗洋溢着通透的生活智慧。

张埴

张埴,字养直,号泸滨,吉水(今属江西)人。早游湖湘间,有诗名。理宗开庆元年(一二五九),赵葵为江东西安抚使,欲荐之,力辞不就。著有《情性集》,已佚。清光绪《吉水县志》卷三七有传。张埴诗,据《永乐大典》、《诗渊》所录,编为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