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喜晴 其二

行人行路喜山行,高下山花杂鸟声。
更转云岩凌绝涧,石泉清思玉琮琤。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山行的愉悦画面,语言清新自然,读来仿佛能感受到山间的清风与鸟鸣。

第一句"行人行路喜山行"直白地表达了旅人漫步山间的快乐心情,两个"行"字连用,形成轻快的节奏感,就像脚步踩在松软的泥土上。

第二句"高下山花杂鸟声"用声音和色彩勾勒出立体山景:高低错落的山坡上野花盛开,各种鸟叫声此起彼伏。"杂"字用得巧妙,既表现声音的丰富,又带着自然的随意感。

第三句"更转云岩凌绝涧"突然将视角拉远,展现山势的险峻。云雾缭绕的岩石、深不见底的山涧,这些壮阔景象与前两句的明媚形成对比,增添了探险的趣味。

最后"石泉清思玉琮琤"把听觉体验推向高潮。用"玉琮琤"形容泉水声,既写出水流的清脆,又赋予其玉器般高贵的质感。"清思"二字最妙,既说泉水清澈,又暗指这景色让人心灵纯净。

全诗就像一段短视频:开始是山花特写,镜头拉远展现险峰深谷,最后定格在叮咚作响的山泉。诗人通过视觉到听觉的转换,把普通的登山写得有声有色,传递出发现自然之美的惊喜。

张弼

(1425—1487)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