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教禅师五种不坏赞 其五

的的紫槵,茸茸素丝。自幼至老,念兹在兹。譬夫一龛,绕以十镜。

此灯长明,一印印定。定则离念,反而自求。于无求中,以敏厥修。

物初有终,法无有尽。是故此珠,横绝煨烬。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用简单的比喻讲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如何通过专注修行达到心灵的自由。

诗人用"紫槵"(一种佛珠)和"素丝"(白色丝线)比喻修行者纯净专注的心。就像小孩子从小玩一颗珠子到老都不厌倦,真正修行的人一生都专注于内心修炼。

诗中用"一龛绕十镜"的比喻很巧妙:一个小佛龛周围放十面镜子,灯光就能无限反射。这比喻人的心灵一旦专注(定),就能照亮整个世界。"一印印定"是说这种专注状态像盖章一样牢固。

修行关键在"离念"——放下杂念,回归本心。诗人提醒我们:真正的修行不在外求,而在回归自我。有趣的是,他说要在"无求"的状态下保持精进,看似矛盾却很有智慧——就像不刻意追求反而更容易进步。

最后用"珠子不怕火烧"的意象,说明修行成就的心灵能超越物质世界的限制。万物都有尽头,但佛法真理永恒不灭。这个"横绝煨烬"的珠子,象征着超越生死的觉悟境界。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安静的力量——用一辈子专注做一件事,最终获得心灵的自由。就像现代人练习冥想或专注工作,当完全投入时,反而能超越日常烦恼,找到内心的平静。

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