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是悼念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刘次饶先生的。我们可以从两个部分来理解:
上联讲的是刘先生的学问传承:
- 前两句用"蕺山讲学"(明代书院)和"原父传经"(汉代学者)两个典故,比喻刘先生像古代名师一样传承学问
- 后两句是作者自谦,说自己当年在慎社(可能是学术团体)向刘先生请教时,感觉像乡下人进城,多亏先生指点迷津("茅塞独惭津逮启")
下联讲的是刘先生的学术成就:
- "七略区分"指汉代图书分类法,说刘先生学问广博
- "三长综擅"指刘先生兼具史才、史学、史识三大长处
- 最后两句说作者有幸在籀园(可能是图书馆)整理刘先生的著作时,感觉先生的学术典范永远留存("芸编犹见典型存")
全联通过古今对比,既展现了刘先生的学问渊博(像古代大学者),又表达了作者的敬仰之情(自比乡下学生)。最动人的是结尾处,虽然先生已逝,但他的著作和精神永远指引后人。这种对师长的深切怀念,对学术传承的珍视,正是这首挽联最打动人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