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自己与黄山深厚情感的表达,充满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艺术创作的执着。
前两句"大涤当年走黄山,我亦黄澥三度行"用对比手法,先说古人(大涤子,即清代画家石涛)曾游黄山,接着说自己也曾三次游览黄山("黄澥"即黄海的古称,这里代指黄山)。通过这种古今对照,既表达了对前辈艺术家的敬仰,也展现了自己与黄山的深厚渊源。
后两句"无限烟云供望眼,此生笔墨百年盟"是情感升华。黄山变幻无穷的云海美景("无限烟云")永远看不够,而自己这一生都要用笔墨与黄山结下不解之缘("百年盟")。这里把艺术创作比作与自然的盟约,既赞美了黄山的壮丽,也表达了要用艺术记录这份美丽的决心。
全诗语言朴实却意境深远,通过个人经历与自然景观的结合,展现了艺术家对创作源泉的感恩和对艺术事业的忠诚。诗中"烟云"既是实景描写,也暗喻艺术灵感的缥缈;"笔墨百年盟"的比喻,把艺术追求写得既浪漫又坚定,让读者感受到艺术与自然之间那种神圣而永恒的联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