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夏雪洲舟中屏上写竹

一剪轻云落小舟,漫将书法效湖州。
清游便欲邀坡老,雅好还宜载子猷。
篷底影横湘浦月,灯前声带海门秋。
兴来欲作长竿去,钓却连鳌访十洲。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小舟上画竹的雅致场景,充满文人闲适的情趣和浪漫想象。

首联"一剪轻云落小舟"用轻盈的笔触开场,把画竹的动作比作剪下一片云彩,暗示画作飘逸灵动。"漫将书法效湖州"是说随意用宋代文同(号湖州)的画竹笔法作画,展现随性自在的创作状态。

颔联提到两位历史名人:苏轼(坡老)和王徽之(子猷)。诗人想邀请爱竹的苏轼同游,又觉得应该带上爱竹成痴的王徽之,表达了对古人雅士生活方式的向往。

颈联转入夜景描写:月光透过船篷投下竹影,仿佛湘江边的月色;秋夜里灯下作画,笔触带着海门秋风的韵味。这两句通过光影和声音的描写,营造出清幽的意境。

尾联突发奇想:画完竹子后,诗人想拿着长竿去钓鱼,不仅要钓大鱼,还要去传说中的十洲仙境。这个夸张的想象展现了文人天马行空的浪漫情怀,把日常的绘画活动升华成一场精神远游。

全诗把绘画、赏月、怀古、遐想融为一体,展现了古代文人将艺术融入生活的雅趣。诗人通过画竹这件小事,串联起历史典故和自然美景,最后以神话想象收尾,让平凡的活动变得诗意盎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