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孙中山先生的崇高敬意和对他身后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第一句"公仆堪称万世师"直接点明孙中山先生作为人民公仆的典范地位,说他的精神足以成为世世代代的老师。这里用"公仆"这个词特别有意义,强调了他为人民服务的本质。
第二句"佛儒耶侠共兼之"用四个字概括了孙中山先生的精神特质:像佛教徒一样慈悲,像儒家学者一样重视道德,像基督徒一样有博爱精神,又像侠客一样充满正义感。这种多元融合的形象塑造很生动。
后两句转向现实感慨。"伤心家国沧桑后"是说看到国家经历这么多变故后令人痛心,这里的"沧桑"暗指政权更迭、社会动荡。"更不如前洒泪时"则更深一层,意思是现在的情况比孙中山先生去世时还要糟糕,连为他流泪的资格都没有了——因为国家现状可能已经背离了他的理想。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前两句写孙中山的伟大,后两句写现实的悲哀,形成强烈反差。语言平实但感情深沉,既有对先贤的敬仰,也有对时局的忧思,很容易引发读者共鸣。特别是最后"更不如前"的感叹,包含着对理想与现实落差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