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红蕙花诗册尾 其二 (己卯)

读罢一时才子句,《骚》香汉艳各精神。
十年我恨生差晚,不见风流种蕙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阅读前人诗作后的感慨,核心情感可以概括为"遗憾与钦佩"。

前两句"读罢一时才子句,《骚》香汉艳各精神"说的是:读完当代才子们的诗句后,发现他们既有《离骚》的芬芳典雅,又有汉代辞赋的华美风骨,各自展现出独特的精神气质。这里用"香"和"艳"两个感官化的比喻,让抽象的文风变得具体可感。

后两句"十年我恨生差晚,不见风流种蕙人"是情感爆发点:作者遗憾自己晚生了十年,没能亲眼见到那位像种植香草(蕙草)一样培育出美好诗篇的才子。这里的"种蕙人"既是字面意思的种花人,更是比喻那些创作出优秀诗篇的文人。"风流"一词点明了前辈才子们潇洒不羁的创作姿态。

全诗妙在:
1. 用"种蕙"这个具体意象来比喻诗歌创作,把抽象的文学创作说得生动形象
2. 通过"恨生差晚"的强烈感叹,反衬出对前辈才华的仰慕之情
3. "骚香汉艳"的并置,展现了作者对文学传统的深刻理解

这种"读佳作而生感慨"的体验,其实就像现代人读到一本好书后感叹"要是能见到作者该多好"的心情,很容易引起爱书人的共鸣。

龚自珍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