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田菉竹

淇园曾诵昔人诗,胜地相逢岂易期。
曲径拗风回紫陌,疏林筛月落清池。
云梳凤尾淩高节,雨拔龙孙接矮枝。
好景不争车马到,名人赏识当题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雅致的竹林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和文人雅趣的欣赏。

开头两句说:以前在《诗经》里读过描写淇园竹子的诗句,今天真的来到这个美丽的地方,这样的相遇多么难得啊!这里用"淇园"这个典故,暗示竹林的高雅。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竹林景色:弯曲的小路让风儿打着转穿过,月光透过稀疏的竹林,斑驳地洒在池塘里。雨后,竹子像凤凰尾巴一样高高扬起新生的竹节,新长出的嫩竹(龙孙)挨着低矮的枝条。这些描写很有画面感,用"凤尾""龙孙"这样的比喻让竹子显得格外生动。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这样美好的景致不需要车马喧嚣的热闹,只要有懂得欣赏的文人雅士为它题诗留字就够了。表达了作者远离尘嚣、崇尚清雅的情怀。

全诗通过对竹林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然之美,也体现了文人追求高雅、淡泊名利的精神境界。语言清新自然,比喻生动,读来仿佛能看见那片月光下的竹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