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乡村晨景,通过几个简单却生动的画面,传递出质朴的生活趣味。
前两句写溪边姑娘不爱化妆打扮,却喜欢听画眉鸟的叫声。这里用"不画眉"和"爱听画眉"形成巧妙对比,既表现了农家女孩的天真烂漫,又暗示了她与自然的亲近。画眉鸟在这里既是真实的鸟儿,又暗喻着"画眉"这个化妆动作,一语双关。
后两句镜头拉远,写清晨山间的景象。一声鸟鸣突然打破宁静,回荡在两岸青山之间。"晓山青未了"五个字特别精彩,既写出了黎明时分山色朦胧的青翠,又用"未了"二字让这青色仿佛绵延不绝,充满动感。鸟鸣与青山相互映衬,声音和色彩交织,让整个画面顿时鲜活起来。
全诗最妙的是把姑娘、鸟鸣、青山这三个看似不相干的元素自然串联:姑娘爱听鸟叫,鸟叫唤醒青山,青山映衬姑娘。短短20个字就勾勒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清晨,让人仿佛能听见鸟鸣,看见晨雾中的青山,感受到溪边少女的纯真快乐。这种不加修饰的自然之美,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