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阴(戊午-己未)

隐几秋声动,开帘雾气侵。
轩凉新墨渍,树重远钟沈。
迢递登楼眼,苍茫念远心。
得非战斗苦,天地为萧森。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阴郁秋日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传递出深沉的家国忧思。

开篇"隐几秋声动"用书桌边的秋声暗示独坐沉思的诗人,雾气侵帘的画面既写实又营造出朦胧压抑的氛围。中间两联通过对比手法形成张力:新墨未干的书房凉意与远处沉闷钟声、登高远眺的视线与苍茫的思虑,这些意象都在强化秋天的肃杀之气。

最精彩的是结尾的转折,诗人由自然景象联想到人间苦难——"得非战斗苦"将秋日的萧瑟直接指向战乱带来的创伤,最后"天地为萧森"的感叹,让个人感受升华为对时代苦难的深刻洞察。这种从写景到抒怀的自然过渡,既保持诗歌的含蓄美,又清晰传递出对战争的批判。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日常秋景作载体,通过层层递进的意象组合,最终完成从个人情感到时代关怀的升华,展现了传统诗歌"以小见大"的典型手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