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盏华美的灯台(灯檠),通过光影的意象传递出温暖与离别的情感。
前四句写灯台之美:灯台上百花般的光华照亮了多个灯枝,像鸣叫的仙鹤倒映在冰池上。红光从灯芯内部透出,灯花(燃烧时结成的红炭)还向外垂落。这里用"百花""鸣鹤"等鲜亮意象,把静止的灯台写得生机勃勃。
后四句转向情感表达:流动的光辉让宾客欢欣,但摇曳的影子却像在为离别哭泣。灯台燃烧自己却不后悔("自销"指灯油消耗),只愿用这份光明让你明白它的心意。诗人借灯台自述,表面写灯油燃尽,实则暗喻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
全诗妙处在于:
1. 把日常灯具写出仙气,用"冰池""丹花"等冷艳意象平衡了灯火的热烈
2. 光影的双重性——同一束光,既能助兴也能伤别,反映人生悲欢相伴
3. 最后两句升华,以物喻人,那些默默付出的人正如这盏灯,不求回报只求理解
就像现代人拍照时打光的美颜灯,诗人笔下的灯台不仅是照明工具,更成为温暖、牺牲与渴望被懂得的情感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