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河州县复有被水处亟命抚恤兼示董事者
去岁涨徐淮,哀鸿被重灾。金堤虽顺轨,日日系吾怀。
麦收既报丰,夏种亦称既。如何临西成,将食夺之匮。
下河诚水乡,疏导宜周详。急须引归墟,岂徒固堤防。
分命及专差,相视谋瀹排。浚疏诚得法,此灾复何来。
闻奏日徬徨,守臣何为情。截漕留帑金,救此嗷嗷氓。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洪水灾害和救灾的故事,用大白话来分析就是:
1. 灾情回顾
开头说去年徐州淮河发大水,百姓像受伤的大雁一样遭受重灾。虽然堤坝没垮,但皇帝天天揪心。这里用"哀鸿"比喻受灾群众,画面感很强。
2. 喜忧参半
接着说今年麦子丰收,夏种也顺利,眼看秋收在望,却突然又发洪水把粮食冲走了。就像刚要吃饭碗被打翻,特别憋屈。
3. 治水思路
诗人认为治水不能光靠修堤坝(就像堵不如疏),要像大禹治水那样疏通河道。专门派了治水专员去勘察,说明很重视科学治水。
4. 皇帝很着急
听说又发水灾,皇帝急得团团转,质问地方官怎么回事。立刻下令调国库粮食和银子救灾,像个操心的大家长。最后"嗷嗷氓"三个字,仿佛能听见灾民饿得直哭的声音。
全诗亮点在于:
- 用"哀鸿""嗷嗷氓"让灾情可视化
- 通过"刚要吃饭碗打翻"的比喻讲天灾无情
- 皇帝从"天天揪心"到"急得骂人"的形象很真实
- 最后"开国库救人"的果断显得很接地气
本质上是一首古代版的"抗洪救灾工作报告",但写得有情有义,既有对百姓的关心,也有对治水的思考,比干巴巴的奏折生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