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识 其十七

君恩重,人心重,未知各各将何用。
思量二事一般情,贤愚忧乐皆相踵。
大道不见是非心,名利嚣尘如幻梦。
朕缘寡昧愧周旋,未信鸦巢鸡生凤。
此理言浅究深言,意马能调袪恣纵。
荆棘太贱任从荒,粟麦本体随他种。
凡夫岂料自家身,开眼如盲堪笑弄。
季于乱世遇时平,掌握纵横谁纪颂。
善念入无边,恶也不知痛。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通俗的语言探讨了人性、欲望和人生选择的问题,核心思想可以拆解为以下几个层面:

1. 人性与欲望的矛盾
开头用"君恩重,人心重"对比,指出人们虽然知道皇恩深重,但更在乎个人利益。就像现代人明知某些道理正确,却总被私心牵绊。"名利嚣尘如幻梦"直接点破:追逐名利就像追肥皂泡,看似耀眼实则易碎。

2. 自我认知的困境
作者自嘲"朕缘寡昧愧周旋",像极了现代人自省时的口吻——明知自己能力有限,却硬要强撑。用"鸦巢鸡生凤"的比喻,讽刺那些眼高手低、不切实际的妄想,就像指望乌鸦窝里飞出凤凰。

3. 生活态度的选择
"荆棘太贱任从荒,粟麦本体随他种"这两句很形象:杂草(荆棘)不用管也会疯长,但好庄稼(粟麦)需要用心栽培。暗示负面情绪像杂草不用学就会,而善念需要主动培养。

4. 现实的黑色幽默
结尾"善念入无边,恶也不知痛"道破人性真相:做好事时总想惊天动地,做坏事时却麻木不仁。就像现在网络时代,有人捐款恨不得全网知道,但键盘伤人时毫无愧疚。

全诗用生活化的比喻(鸦巢凤雏、种庄稼)和直白的对比,揭示了一个永恒命题:人总在崇高理想与私心杂念间拉扯。最后两句尤其犀利——太平年代里,真正值得传颂的,反而是那些能管住自己"意马"(欲望)的普通人。这种对人性清醒而不失幽默的观察,放在今天依然能引发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