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宋祁为悼念名臣晏殊(谥号元献)而作。全诗用平实的语言赞颂了晏殊一生的功业和品德魅力。
前四句写晏殊的政治成就:首句说他像古代圣贤一样才华横溢,第二句说他的功业为当朝皇帝开创了基业。三四句具体描写他作为朝廷元老受到尊崇,成为百官学习的典范。这里用"典常"(典章制度)这个词,暗示晏殊不仅是道德楷模,更是制度建设的能臣。
五六句形成强烈转折:刚刚还在皇宫接受皇帝咨询("宣室对"用汉代贾谊的典故),突然就传来他去世的消息。"遽叹"二字透露出作者的震惊与惋惜。最后两句是安慰之词:虽然人已逝去,但他的功勋和名声永存,就像一本永远照亮后人的典籍。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既写出了政治家的功业,又饱含人情味。特别是第五句想象晏殊生前最后时刻还在为国事操劳的画面,让这位名臣的形象瞬间鲜活起来。最后用"光"这个意象作结,既符合晏殊文坛领袖的身份,又赋予他精神长存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