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义山弟
捧檄出帝京,驾言返故乡。
经途眷吴会,去国经沅湘。
分符在蛮郡,道路阻且长。
亲交徒怅望,谁与倾壶觞。
眷怀骨肉情,迢迢上河梁。
零雨忽朝降,重云覆前冈。
车徒叹寂寞,行李减辉光。
酌酒更相劝,临岐意徬徨。
垂杨未堪折,惜别牵衣裳。
牵衣难久留,伫立同含愁。
含愁亦何为,棣萼空绸缪。
委身婴世网,聚散宁自由。
荆枝怨分植,雁影悲孤游。
弹冠慕郡邑,俄焉南荒投。
简书益敦我,俯仰增离忧。
离忧日以积,进退两无策。
舍我琴瑟欢,寻彼魑魅迹。
牂牱尊夜郎,罗施雄鬼国。
溪洞恒尘昏,苗蛮易反侧。
滇南与岭右,所在尚兵革。
驱驰荒落间,一官类迁谪。
迁谪休歔欷,君命安敢违。
惟念同怀人,少壮多别离。
家居失丧乱,宦游隔京陲。
况此徼外行,后会谁豫知。
行者疲津梁,居者虚房帷。
春草既憔悴,秋风弥凄其。
金门称大隐,臣朔常苦饥。
苦饥且勿哀,侍从誇翘材。
联步升玉墀,秘书窥芸台。
著作拟迁固,词赋陋邹枚。
立言苟不谬,千载钦良才。
何必感离索,皇皇赋归来。
归来良足思,悬车固有期。
祖帐荣汉廷,二疏诚知几。
庸庸守边鄙,忠信恐见疑。
崦嵫渐以逼,拂衣须何时。
白首依故园,犹得乐埙篪。
万里自兹别,珍重无他辞。
经途眷吴会,去国经沅湘。
分符在蛮郡,道路阻且长。
亲交徒怅望,谁与倾壶觞。
眷怀骨肉情,迢迢上河梁。
零雨忽朝降,重云覆前冈。
车徒叹寂寞,行李减辉光。
酌酒更相劝,临岐意徬徨。
垂杨未堪折,惜别牵衣裳。
牵衣难久留,伫立同含愁。
含愁亦何为,棣萼空绸缪。
委身婴世网,聚散宁自由。
荆枝怨分植,雁影悲孤游。
弹冠慕郡邑,俄焉南荒投。
简书益敦我,俯仰增离忧。
离忧日以积,进退两无策。
舍我琴瑟欢,寻彼魑魅迹。
牂牱尊夜郎,罗施雄鬼国。
溪洞恒尘昏,苗蛮易反侧。
滇南与岭右,所在尚兵革。
驱驰荒落间,一官类迁谪。
迁谪休歔欷,君命安敢违。
惟念同怀人,少壮多别离。
家居失丧乱,宦游隔京陲。
况此徼外行,后会谁豫知。
行者疲津梁,居者虚房帷。
春草既憔悴,秋风弥凄其。
金门称大隐,臣朔常苦饥。
苦饥且勿哀,侍从誇翘材。
联步升玉墀,秘书窥芸台。
著作拟迁固,词赋陋邹枚。
立言苟不谬,千载钦良才。
何必感离索,皇皇赋归来。
归来良足思,悬车固有期。
祖帐荣汉廷,二疏诚知几。
庸庸守边鄙,忠信恐见疑。
崦嵫渐以逼,拂衣须何时。
白首依故园,犹得乐埙篪。
万里自兹别,珍重无他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官员离开京城去偏远地方赴任时,写给弟弟的离别感言。全诗用平实的语言道出了古代知识分子的两难处境和深厚手足情。
全诗可分为四个部分:
1. 离京赴任的无奈(开头到"俯仰增离忧")
诗人捧着调令离开京城,沿途经过繁华的吴地和荒凉的沅湘。他被派到南方蛮荒之地,路途遥远险阻。朋友只能远远目送,连喝酒告别的人都难找。雨中赶路时,车马行李都显得黯淡无光。最难过的是与弟弟分别时,两人拉着彼此衣服依依不舍——就像古人折柳送别那样,但此时连柳条都嫩得折不了。
2. 对官场现实的清醒认知("委身婴世网"到"皇皇赋归来")
诗人明白:做官就像落入罗网,聚散都由不得自己。兄弟分离就像被分开的树枝、落单的大雁。虽然羡慕那些在京城做官的同僚,但皇命难违。他要去的是夜郎、鬼国等蛮荒之地,那里战乱不断,这个官职简直像被贬谪。
3. 对弟弟的安慰与开导
诗人转而安慰弟弟:虽然我们年少就分离,你在家乡经历战乱,我在边疆为官,但你在京城做秘书郎也是光荣的。你的文采堪比历史名家司马迁,将来必成大家。不必学陶渊明急着辞官归隐。
4. 对未来的期许(最后部分)
诗人憧憬退休生活:等到白发苍苍时,我们就能像古人二疏那样光荣退休,回到故乡一起奏乐团聚。现在万里分别,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句"珍重"。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真实展现了古代官员"忠孝难两全"的困境
2. 兄弟情深藏在细节里(折柳、牵衣)
3. 用蛮荒之地的险恶反衬手足之情的珍贵
4. 既有离别的哀愁,又有对未来的希望
就像现代人被调去偏远地区工作,既舍不得家人,又不得不服从安排。诗中那种"身不由己"的感慨和"终会团圆"的期盼,至今仍能引起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