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写给弟弟王世懋(字敬美)的一封家书式作品,表达了对远方弟弟的深切思念。全诗用日常景物作引子,情感层层递进:
前四句写初夏闲逛花园的孤独感: "清和时节本应兄弟同游,可你不在身边,我写的诗也没人懂"(雅致时节却无人分享)、"绕遍池塘总觉得像在做梦,听着音乐也奏不出完整的曲子"(心不在焉的思念状态)。两个生活细节,把"身边空荡荡"的感觉写得特别真实。
中间两句用物品寄托牵挂: "香炉还摆在书房等你回来用,石镜照不出你画眉的样子"(通过弟弟常用的物品,暗示他本该在家)。这里"迎家未到"的注释透露背景:弟弟本说要接家人团聚,却迟迟未归。
最后两句情感爆发: "最恨我们像两只羽毛丰满的鸿雁,刚能并肩飞翔就被北风吹散到天边"(用大雁比喻兄弟离散)。"翻恨"二字突然转折,把前面散步、听音乐、看物品的平静全部打破,露出深深的遗憾和无奈。
全诗妙在用生活小事说深情:池塘散步、听音乐走神、整理书斋...这些日常细节比直接说"我想你"更有感染力。特别是结尾的"鸿雁"比喻,让普通人也能瞬间理解:兄弟就像一起长大的鸟儿,明明该互相依靠,却被命运吹散。这种亲情书写方式,放在今天也依然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