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黄粱祠

乌帽黄尘正月尾,晓风晴日吕仙祠。车中一觉还山梦,正及村前饼熟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旅人在正月末路过吕仙祠时的短暂梦境,充满生活气息和奇幻色彩。

前两句写实景:诗人戴着黑色帽子,在正月末的风尘中赶路,清晨的阳光照在吕仙祠上。这里"黄尘"暗示旅途劳顿,"晓风晴日"又带来一丝清新。

后两句转入梦境:诗人在车上小睡时,梦见自己回到了山中老家。最妙的是这个梦的时机——正好梦到村里烙饼刚熟的时候醒来。这个细节特别生动,既表现了思乡之情(连做梦都想回家),又透着几分幽默(梦醒时分恰是美食将熟时)。

全诗把现实旅途、神仙祠庙、思乡梦境和人间烟火巧妙融合,用"黄粱一梦"的典故(吕仙祠就是吕洞宾庙,与黄粱梦故事有关)却不着痕迹。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个"饼熟时"的细节,让神仙故事一下子接上了地气,显得亲切可爱。

短短四句,有奔波、有风景、有仙气、有乡愁、还有令人会心一笑的生活情趣,展现了古人旅途中的一个小确幸时刻。

郑珍

(1806—1864)贵州遵义人,字子尹,号柴翁。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精通文字音韵之学,熟悉古代宫室冠服制度。有《礼仪私笺》、《轮舆私笺》、《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巢经巢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