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登临高处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然与人文之美的欣赏。
首先,作者感叹自己虽然年纪渐长,但登高的力气依然如昔,这让他意识到人生的兴衰起落是自然规律,无法抗拒。接着,他看到青石上刻着古代贤士的传记,粉牌上则写着新晋官员的诗句,这让他感受到历史的传承与时代的更迭。
随后,作者描绘了眼前的景象:云山在风中变幻色彩,野鹿已经不见踪影,池水却依然满溢。这些自然的变化让他体会到生命的无常,但同时也感受到大自然的永恒之美。
最后,作者认为在这样的胜景中,最适宜的是以文字为伴,享受心灵的宁静与思考的乐趣,而不需要华丽的装饰和世俗的追随。这体现了他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文的交融,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时间、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内心宁静与精神自由的向往。
章甫
(1045—1106)建州浦城人,徙居苏州,字端叔。神宗熙宁三年进士。调临川尉,移知寿春。进所著《孟子解义》,除应天府国子监教授,改著作佐郎。元丰中知山阴县,监左藏北库。哲宗朝通判宿州,复除开封府提举常平等事。徽宗即位,知虔州。崇宁初为都官郎中,时立元祐党籍,乃上言元祐臣僚因国事获罪,不应刻名著籍,禁锢子孙。坐忤宰相曾布,降官知泰州。后提举舒州灵仙观以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