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山林景象,充满自然野趣。
前两句"郁郁长条抽,林间翠堪剪"写的是茂密的树林。诗人看到林间新抽出的枝条青翠欲滴,绿得仿佛可以剪下来。这里用"堪剪"这个生动的比喻,把抽象的翠绿色写得触手可及。
后两句"背岭山气浓,幽人趣不浅"转向写山间氛围。山岭背后雾气缭绕,营造出幽深的意境。而"幽人"(隐居者)在这样的环境中,能体会到无穷的生活趣味。诗人通过"趣不浅"三个字,含蓄地表达了对这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就像用文字画了一幅水墨画。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描绘青翠的山林和朦胧的雾气,让读者自己感受那份宁静淡泊的心境。最妙的是最后点到即止,留给读者想象空间——究竟这"不浅"的趣味是什么?或许是听风观云的闲适,或许是独坐冥想的自在,让每个读者都能代入自己的理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