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西湖同清照彦叔观公

新语报黄鹂,捎花坐柳枝。
山晴意自好,湖晚醉相宜。
风起水香处,月来烟灭时。
同舟贪夜寂,移傍白公堤。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傍晚泛舟西湖的闲适画面,充满生活情趣和自然之美。

前两句写黄鹂鸟在柳枝上跳跃鸣叫,仿佛在向人们传递春天的消息。诗人与友人(清照、彦叔、观公)坐在飘落花瓣的柳树下,享受悠闲时光。这里用拟人手法让黄鹂"报信",使画面顿时活泼起来。

中间四句抓住几个典型场景:晴朗的山色令人心情舒畅,傍晚的湖光最适合微醺的状态。晚风吹过泛起水波时,能闻到淡淡的水香;月亮升起时,暮霭渐渐消散。这些描写调动了视觉(山晴/湖晚)、嗅觉(水香)、触觉(风起)等多种感官体验。

最后两句最有意思:诗人与友人贪恋夜晚的宁静,索性把船停靠到白公堤旁继续赏景。一个"贪"字透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移傍"的动作又显得随性自然,把文人雅士追求闲适的生活态度表现得淋漓尽致。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短视频:有鸟语花香的近景(黄鹂、柳枝),有湖光山色的全景(山晴、湖晚),还有细腻的特写(水香、月出),最后以夜泊堤岸的温馨镜头收尾。通过这些生动的画面,传递出与好友共赏自然之美的愉悦心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