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黄河

西来东去长趋海,六载三回此渡津。
帆背风轻波浪浅,便从清口向桃源。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多次渡黄河的所见所感,语言平实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西来东去长趋海,六载三回此渡津"用简洁的数字交代背景:黄河水自西向东奔流入海,而作者六年间三次经过这个渡口。这种时空的交错让人感受到人生与自然规律的呼应。

后两句"帆背风轻波浪浅,便从清口向桃源"转入具体场景描写:风轻浪小时,船帆被风吹得鼓起来,作者便从清口这个地方驶向桃源。这里的"桃源"既可能指真实地名,也暗含对理想之地的向往。

全诗最妙的是将人生旅途与自然景象自然融合。黄河的奔流不息与人的反复往来形成对照,轻快的行船体验又暗示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诗中用"轻""浅""清"等字眼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让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次顺风顺水的航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