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窗展读风清网传徐战前先生“合肥别刘梦芙先生”一律并诸公和作,精思健笔,卓有风骨,与时下浮响肤辞者流区以别矣,爰次原韵却寄
大患犹存物外身,新诗起我力依仁。
填胸磊块轻余子,济世风骚重替人。
意气高时欲存鲁,霜锋及处可亡秦。
恰同积月雾霾尽,留对春阳赏本真。
填胸磊块轻余子,济世风骚重替人。
意气高时欲存鲁,霜锋及处可亡秦。
恰同积月雾霾尽,留对春阳赏本真。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读书人在乱世中坚守本心的精神追求。我们可以从四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联"大患犹存物外身"说的是现实世界充满烦恼,但诗人通过写诗来坚守仁义道德。"新诗起我力依仁"表明他用诗歌作为精神支柱。
中间两联用对比手法展现诗人的傲骨:
- "填胸磊块轻余子"写他胸中有不平之气,看不上庸碌之辈
- "济世风骚重替人"说真正的好诗应该能教化世人
- "意气高时欲存鲁"用孔子在鲁国坚守的典故,表达坚持理想的决心
- "霜锋及处可亡秦"借荆轲刺秦的典故,显示改变现状的魄力
最后一联用天气变化作比喻:长期雾霾(象征社会乱象)终于散尽,人们得以在阳光下(象征清明世道)欣赏事物本来的面貌。这里"本真"二字是全诗核心,既指自然春光,也暗喻人的纯真本性。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诗人像一位执剑的文人,既用笔写诗,也用精神之剑对抗污浊。最后期待的清明世界,其实正是每个时代正直之人的共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