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往吊故人

乔木风声壮,大江天影圆。
悲秋时把酒,爱月夜行船。
未及到河上,先愁过竹边。
倚篷思往事,闻笛为凄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乘船去悼念故人的旅人,在秋夜航行时的所见所感。

开篇用"乔木风声壮,大江天影圆"勾勒出宏大的自然景象:高大的树木在风中发出雄壮的声响,宽阔的江面上倒映着圆满的月亮。这两句既交代了时间(夜晚)、地点(江上),又营造出既壮阔又寂寥的氛围。

"悲秋时把酒,爱月夜行船"揭示了主人公的心境。在容易引发愁思的秋天,他独自饮酒;因为喜爱月光,选择在夜晚行船。这里透露出一种借酒消愁、与明月为伴的孤独感。

"未及到河上,先愁过竹边"写出行船时的心理变化。还没到达目的地,看到岸边的竹林就已经开始忧愁。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常与高洁、隐逸相联系,可能让主人公联想到逝去的故人。

最后两句"倚篷思往事,闻笛为凄然"最为动人。主人公靠着船篷回忆往事,忽然听到不知何处传来的笛声,顿时感到无限凄凉。笛声在这里成为触发情感的媒介,将内心的哀思完全释放出来。

全诗通过风声、江月、竹林、笛声等意象,层层递进地展现了主人公悼念故人时的哀伤情绪。最巧妙的是,诗人没有直接写如何悼念故人,而是通过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思,让读者感受到那份深切的怀念之情。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反而比直白的悼念更能打动人心。

戴复古

戴复古(1167年-约1248年),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