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零三首 其八

即心即佛,狐狸恋窟。
非心非佛,当机放出辽天鹘。
马大师等闲向虚空里抛个题目,经今五七百年,更无一人描写得著(提纲)。

现代解析

这首偈颂用简单生动的比喻,探讨了禅宗的核心思想——"心即是佛"的辩证关系。

前两句"即心即佛,狐狸恋窟"用狐狸眷恋洞穴的习性,暗指如果执着于"心就是佛"的概念,反而会被这个想法困住,就像狐狸被自己的窝困住一样。

接下来"非心非佛,当机放出辽天鹘"用翱翔天际的猎鹰作对比,说明只有超越"是心是佛"的二元对立,像放飞的猎鹰一样不受束缚,才能获得真正的觉悟。

最后几句说的是:马祖大师(禅宗著名祖师)当年看似随意地抛出这个话题,就像往虚空里扔了个题目。但经过五六百年,还是没人能真正说清楚这个道理。这说明禅宗的真理不是靠文字能完全表达的,需要每个人自己去体悟。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狐狸和猎鹰的对比,把抽象的禅理形象化
2. 指出禅宗修行既要明白"心佛不二",又不能执着这个概念
3. 暗示真正的智慧超越语言,需要直指本心

就像我们常说的"不要被书本知识困住",这首诗告诉我们:理解佛性不能靠死记概念,而要像放飞的鹰一样,超越所有既定框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