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乘船夜渡淮河时,因没能等到好友李都宪而写下的一封"诗信"。
前四句是写实场景:作者坐着华丽的大船趁着夜风渡过淮河,一个人写诗排解旅途的寂寞。他知道李都宪公务繁忙("行台玉节"指官员仪仗),很难等到见面,就算在宾馆备好美酒也难相聚。
后四句转为抒情:作者匆匆回乡感到惭愧,而想象着好友正在官场步步高升("衮衮历崇阶"这个比喻很形象,就像穿着华服登台阶)。最后两句最暖心——虽然我们难见面,但都在为国家效力("国计通融"),相信朝廷的恩泽会关照到我们每个人。
全诗妙在把一次失约写得温暖豁达,既有"我理解你忙"的体贴,又有"我们都在好好奋斗"的共勉。用夜渡淮河的孤寂开头,却以对未来的乐观期待收尾,展现了古人交友中"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珍贵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