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八声甘州 其二

俯长江、不占洞庭波,山拔地形高。
对扶疏古木,浮图倒影,势压雄涛。
门掩翠微僧院,应有月明敲。
物换堂安在,断碣闲抛。
不识庐山真面,是谁将此屋,突兀林坳。
上层台回首,万境入诗豪。
响天心、数声长啸,任清风、吹顶发萧骚。
凭栏久,青琴何处,独立琼瑶。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壮阔又带点寂寥的山水画卷,像用文字拍了一部风景纪录片。

上片开头用"俯视长江"的视角,立刻营造出居高临下的气势。说这里虽然靠近长江,却比洞庭湖还要高,山势陡峭得像从地面直接拔起来似的。古树枝叶茂盛,佛塔的倒影映在水面,这种静景居然能压住汹涌的波涛,形成动与静的奇妙对比。

接着镜头转到山间的僧院,绿树掩映中,让人联想到月光下僧人敲门的画面。"物换堂安在"这句突然转折,带出沧桑感:当年的建筑早已不在,只剩残破的石碑被随意丢弃在草丛里。

下片借用"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典故,感叹这座突然出现在山林间的屋舍,就像庐山云雾一样神秘。登上高台远眺,万千景象都化作诗情。在这里放声长啸,回声仿佛能传到天边,任凭山风吹乱头发也毫不在意。

最后词人久久倚栏,在美玉般的月光中独自伫立,寻找着那位弹琴的知音(青琴代指知音)。整首词从雄浑的山水写到个人的孤独,既有"会当凌绝顶"的豪迈,又有"独坐敬亭山"的孤寂,就像一个人站在高山之巅,对着天地既想放声歌唱,又忍不住轻轻叹息。

张炎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