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女子在爱情中的复杂心理和情感变化。她像在试探心上人的真心,时而用调笑来挑逗,时而又显得深沉难测。她在花丛中远远望见他,却故意装作没看见,转身离开;在月下听到他的声音,又放慢脚步,假装无意地寻找。她的表情忽冷忽热,明明心里欢喜,却故意收敛笑容,装作毫不在意;甚至用冷淡的言语故意刺探对方,试图激起他的反应。
诗中的女子就像一只被风筝线牵引的风筝,看似自由,实则被爱情的力量牢牢掌控。她的心被“柔丝”般的感情所牵动,时而高高飞扬,时而被轻轻拉回,展现了在爱情中的纠结与矛盾。她的行为看似反复无常,但背后却是对爱情的渴望和对对方真心的试探。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恋爱中女子的心理活动:既想靠近,又怕被看穿;既想试探对方的真心,又怕自己陷得太深。这种复杂的情感变化,正是许多人恋爱中的真实写照,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
孙原湘
孙原湘(1760 ~1829)清代诗人。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