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五十一首 其三十二

不慕诸圣,不重己灵。
櫜弓戢矢,坐享太平。
德山有棒,正好束之高阁。
临济有喝,也应无处施呈。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放下执念、回归本心的禅理。

前两句"不慕诸圣,不重己灵"是说:既不盲目崇拜圣人,也不过分看重自己的灵性。就像现代人不必迷信权威,也不必过度关注自我感受,保持平常心最重要。

中间"櫜弓戢矢,坐享太平"用收弓藏箭的比喻,形容放下争斗心后的安宁状态。就像我们生活中放下手机、停止内卷,才能真正享受生活。

后四句用禅宗典故说破执着的道理:德山禅师的棒喝、临济禅师的呵斥这些著名手段,其实都该收起来了。就像现代人不必总想着用大道理教育别人,真正的智慧往往在简单平淡中。

全诗核心是说:真正的修行不在追逐外在形式,而在于回归内心的平静。就像我们不必刻意追求什么高大上的境界,把简单日子过明白就是大智慧。这种返璞归真的思想,对现代人缓解焦虑很有启发。

释大观

释大观,字物初,号慈云,俗姓陆,鄞县横溪(今浙江宁波)人。参北涧居简于净慈寺,悟旨,典文翰,声称籍甚。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住临安府法相禅院,历住安吉州显慈禅寺、绍兴府象田兴教禅院、庆元府智门禅寺、大慈名山教忠报国禅寺。景定四年(一二六三)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广利禅寺,卒葬寺西庵。有元德溥等编《物初大观禅师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净慈寺志》卷一○《法嗣》。释大观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其中单编的诗编为一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