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席蕃秀才论春秋
北冀之土南交州,瓜戎直西东泗浮。
中间代霸若桃梗,列国聚散同夫不。
史编断烂杂蟲鼠,野记纷纶充马牛。
惊雷破聩目开瞽,上起蔑歃终麟游。
玄船书字亦刀削,如木遇扁金逢欧。
不同辞子付泡幻,肯信蒙臾判浮休。
妍皮丑骨区万态,大川小港条千洲。
年深未免成伯帛,声乱已复还邾邹。
崛兴啖赵倚天斧,嗣有陈胡横海舟。
群言一划露初意,后学平济无千尤。
当时岂为题目计,此日寝成场屋流。
横穿异义作同体,立取贵绶驱雄驺。
席君吾情好兄弟,蜀都此学多声猷。
得来三欢出诗本,昉此一笑同茶瓯。
愿披一十九万字,与子斟酌更献詶。
中间代霸若桃梗,列国聚散同夫不。
史编断烂杂蟲鼠,野记纷纶充马牛。
惊雷破聩目开瞽,上起蔑歃终麟游。
玄船书字亦刀削,如木遇扁金逢欧。
不同辞子付泡幻,肯信蒙臾判浮休。
妍皮丑骨区万态,大川小港条千洲。
年深未免成伯帛,声乱已复还邾邹。
崛兴啖赵倚天斧,嗣有陈胡横海舟。
群言一划露初意,后学平济无千尤。
当时岂为题目计,此日寝成场屋流。
横穿异义作同体,立取贵绶驱雄驺。
席君吾情好兄弟,蜀都此学多声猷。
得来三欢出诗本,昉此一笑同茶瓯。
愿披一十九万字,与子斟酌更献詶。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幽默犀利的笔调,探讨了古代历史记载的混乱与春秋学研究的现状,展现了作者对学术研究的深刻思考。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1. 历史乱象(前12句)
用生动比喻描绘历史记载的混乱:像"烂菜叶里混着老鼠屎"(史编断烂杂蟲鼠)、"野史多得能装满牛车"(野记纷纶充马牛)。作者认为这些记载真假难辨,就像"美女可能骨相丑陋"(妍皮丑骨),大河小溪都自称主流(大川小港条千洲)。
2. 学术批判(中8句)
讽刺后世学者研究春秋就像"拿着标准答案应付考试"(此日寝成场屋流),为了功名曲解经典(立取贵绶驱雄驺)。称赞啖助、赵匡等学者像"开天斧"般劈开迷雾,让真相显现(群言一划露初意)。
3. 知己对话(后6句)
最后转向与友人席蕃的温馨交流,说这位四川学者(蜀都此学多声猷)与自己志趣相投,两人可以边喝茶边讨论十九万字的春秋经文(愿披一十九万字),在学术探讨中获得快乐。
诗歌特色:
- 用"瓜戎直西东泗浮"这样奇特的地名组合,表现历史地理的错乱
- "惊雷破聩目开瞽"比喻真知灼见能惊醒世人
- 将严肃的学术讨论写得生动有趣,比如把错误记载比作"泡影",把真相比作"被名匠雕琢的木材金属"
全诗在调侃历史乱象的同时,也表达了追求真理的学术精神,最后落在知己论学的温暖画面上,展现了学者既严谨又洒脱的精神世界。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