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① 其三

义旗嗟越绝,剩得此顽民。
矫矫心如石,丝丝鬓欲银。
中山几度醒,故国十三春。
尚慎虚瞻陟,天寒夜泣旻(江宝钗编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文人反抗清朝统治的悲壮之作,用直白的语言表达了亡国之痛和坚守气节的决心。

前两句"义旗嗟越绝,剩得此顽民"像是说:抗清的义旗倒下了,只剩下我们这些顽固不化的人还在坚持。"顽民"是自嘲,更是自豪,说明诗人宁做硬骨头也不屈服。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比喻展现诗人的形象:心如石头般坚硬(表示意志坚定),鬓发已像银丝般发白(说明年纪大了)。"中山几度醒"用醉酒比喻国家兴衰,说国家就像醉汉一样反复折腾;"故国十三春"则直接点明明朝灭亡已经十三年了。

最后两句最感人:诗人在寒夜向着天空跪拜哭泣,表面是说"小心别摔着",实际是向苍天哭诉亡国之痛。这个画面特别有冲击力,一个老人冒着寒风跪地痛哭,让人感受到他撕心裂肺的痛苦。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老人在和你掏心窝子说话。他用白发、寒夜这些日常景象,把亡国之痛写得特别真实。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倔强,就像明知石头硬还要去撞,这种固执反而显出人格的光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