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林中的心境,表达了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和对知音的渴望。
前两句"我怀贞炼士,多在岩谷阴"是说:我心中敬仰那些品格坚贞、修养高深的人,他们大多隐居在幽深的山谷里。这里的"贞炼士"不是指具体某个人,而是代表一种理想人格。
后两句"惟有高林月,长知望远心"很巧妙:只有高悬在林梢的明月,才能长久地理解我远望时的心情。诗人用"高林月"这个意象,既写出了夜晚山林的静谧,又暗示知音难觅的孤独——明月成了唯一能懂他的"知己"。
全诗最动人的是把"月亮"拟人化了。在寂静的山谷中,隐士无人倾诉,唯有明月默默相伴,懂得他凝望远方时的心事。这种"以月为友"的写法,既表现了隐士的清高,又透露出淡淡的寂寞,意境非常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