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宛如仙境的隐居生活图景,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悠远。
首联"鸦鹄峰头草阁悬,幽人爱此学长年"开篇就勾勒出一个高悬在山顶的草屋,一位隐士在此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鸦鹄峰"这个地名就给人一种高远的感觉,"草阁悬"更显出居所的遗世独立。
颔联"地通瀛海川原润,天近扶桑日月偏"继续描写这个神奇之地的环境。这里似乎与传说中的瀛海仙境相通,土地肥沃;又因为靠近日出之地扶桑,连日月都显得格外亲近。这两句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隐居之地的神奇美好。
颈联"何物笙箫来涧底,无端鸡犬下云边"突然转入声音的描写。不知从何处传来仙乐般的笙箫声,又有鸡犬之声从云边传来。这里用"何物"、"无端"这样的疑问词,增添了神秘感,仿佛这里真是神仙居所。
尾联"诸山尽处人间路,得意谁回急水船"是诗人的感慨。在群山尽头才是人间尘世,但既然已经在这仙境般的隐居地找到了人生真趣,谁还会愿意回到那纷扰的俗世呢?"急水船"暗示尘世的忙碌与浮躁,与隐居生活的闲适形成鲜明对比。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个与世隔绝的隐居地,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疏离。诗人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意象,创造出一个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让读者也能感受到远离尘嚣的宁静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