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绿石砚歌(即鸭绿江)

鸭绿江深鼍窟冷,云根截断光炯炯。
碧烟一片入手寒,腹作团荷背盘梗。
隃麋沈洒松花香,咫尺波涛荡晴景。
摩挲雅爱含风漪,好仗濡毫联石鼎(山谷诗赠君洮州绿石含风漪)。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块来自鸭绿江的珍贵绿石砚台,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它的独特魅力。

前四句用画面感极强的语言刻画砚台的来历和外形:深不见底的鸭绿江中,蛟龙栖息的洞穴透着寒意,从江底采出的石料泛着莹润光泽。这块砚台入手冰凉,正面雕刻着团荷图案,背面是盘曲的荷梗,整体就像一片凝结的碧色烟霞。

后四句转而描写使用体验:研磨时松烟墨香弥漫,砚面蓄水后仿佛能看见晴空下的江波荡漾。最妙的是抚摸砚台时,能感受到石材天然的纹理,就像微风吹过水面泛起的涟漪。最后借用黄庭坚的诗句,点明这块砚台适合用来书写佳作,与文人雅士煮茶论道的石鼎相得益彰。

全诗将实用器物写出艺术品的神韵,通过"寒""香""漪"等通感手法,让读者仿佛能触摸到冰凉的砚身,闻到墨香,看到水纹。把一方砚台与江河、荷韵、松风等自然意象相连,赋予其超越文具的生命力,体现了文人"格物致知"的审美情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