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安庆城南(作者注:「四月得,六月续。」)

自出建康来,形胜斯为最。
江行⑴千里馀,耸见大都会。
天堑抱城边,云墉枕水外。
襟带控中流,烟寰⑵郁苍荟。
远峰江上观,袅袅若阴霭。
何处皖公山,天末辨螺黛。
咫尺拦江矶,作此江上塞。
惜哉视不真,隐跃鼋鼍背。
独塔凌长空,波涛涌淜湃。
去去不移时,回舵见城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从建康(今南京)出发,沿江而下到达安庆城南时的所见所感。全诗用生动的画面感,展现了安庆城的壮丽景色和独特的地理位置。

诗人首先感叹,自离开建康后,安庆的风景最为壮美。他乘船行驶千里,终于看到这座繁华的大城市。长江像天然的护城河环绕着安庆城,城墙高耸入云,仿佛枕在水面上。安庆地处长江中游,像衣襟的带子一样控制着江流,周围烟雾缭绕,郁郁葱葱。

远望江上的山峰,若隐若现如同薄雾。诗人想寻找皖公山的身影,但在天际只能隐约辨认出青黑色的山影。近处的拦江矶像一道天然屏障,可惜看得不够真切,仿佛巨大的龟鳖潜伏在江中。一座孤塔高耸入云,江涛汹涌澎湃。

最后,诗人继续前行,不久后调转船头,终于看到了安庆城内的景象。整首诗通过由远及近、由外而内的视角转换,生动展现了安庆"江城一体"的独特风貌,表达了诗人对这座江畔名城的赞叹之情。诗中"天堑抱城""云墉枕水"等比喻既形象又富有气势,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般感受到安庆的雄伟壮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