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自三月朔抵留任于今百三十日矣中间所见所闻有可忧可悯可悲可恨者信笔便成二十绝句至于适意之作十不能一亦见区区一段心绪况味耳 其十二

残妻病弟三贫息,刺促家音奈我何。
六十三年牙齿落,此生垂尽亦从它。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老人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用朴素的语言道尽了生活的艰辛和无奈。

前两句"残妻病弟三贫息,刺促家音奈我何"写家庭困境:家里有残疾的妻子、生病的弟弟,还有三个穷困的孩子。不断传来的坏消息让诗人感到无能为力,只能叹息"我能怎么办呢"。

后两句"六十三年牙齿落,此生垂尽亦从它"写自身状况:六十三岁的诗人牙齿都掉光了,生命即将走到尽头。面对这一切,他选择了一种无奈的接受态度——"就这样吧,随它去吧"。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残、病、贫"三个字勾勒出家庭的悲惨状况
2. "牙齿落"这个细节生动表现了衰老的无奈
3. 最后"从它"二字,既有认命的妥协,也有历经沧桑后的豁达
4. 语言直白如话,却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沉重

诗人没有刻意渲染悲伤,只是平静地陈述事实,这种克制的表达反而更打动人心。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老人的困境,更是那个时代普通百姓艰难求生的缩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