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是哀悼晚清名臣郭嵩焘的,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上联赞美郭嵩焘像衡山神灵降世,在动荡年代维护国家安定("外靖内安")。作者相信海外("海表")也会传颂他的功绩,就像杜甫用诗歌纪念诸葛亮那样,后人也会用诗文铭记郭嵩焘。
下联表达作者的悲痛,用"蒿莪"(两种草本植物,古诗中常比喻父母离世的哀伤)形容自己失去师长的心情。"山颓木坏"比喻伟人逝世带来的巨大损失。最后强调对郭嵩焘的赞誉并非门生私下的吹捧,而是他确实配得上像唐代名将郭子仪(封汾阳王)那样的历史地位。
全联通过衡山神灵、杜甫咏史、郭子仪功业等典故,既展现了郭嵩焘的非凡成就,又饱含真挚的缅怀之情。用高山崩塌、草木凋零的意象,生动传达了伟人逝世的震撼与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