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朋友间互相勉励的作品,充满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前两句"同调相逢自不孤,砚田肯使久荒芜"是说志同道合的朋友相遇就不会孤单,就像肥沃的田地不会长久荒废一样。这里用田地比喻才华,暗示要珍惜友谊、发挥才能。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比喻表达人生哲理:用小鸟求伴比喻真挚友谊,用凤凰带雏鸟比喻提携后辈;"失马"借用塞翁失马的典故,说遭遇挫折未必是坏事;"移山"用愚公移山的故事,劝人不要嘲笑坚持理想的人。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真正的英雄不贪图安逸享乐("庸福"),即使头发花白("雪满颅")也要保持积极心态("青眼")。全诗用平实的语言告诉我们:人生要有理想、重友谊、不怕挫折,这种精神在任何时代都值得学习。
王衢
王衢,字小泉,清甘肃人。咸丰八年(1858)接替张传敬台湾知县之职。曾任宜兰头围县丞,同其子王毓槐,纠集壮丁数百人,以乡民陈寿等为义首,联庄团练,焚燬贼巢,贼匪悉皆逃窜。因噶玛兰通判董正官剿捕梅洲贼匪,中途遇害,遂由王衢暂行代其职。存诗见于王松《台阳诗话》、查元鼎《草草草堂吟草》及吴幅员《台湾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