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铁珊 其二 (乙巳、丙午、丁未稿,清光绪卅一、卅二、卅三年)

秋风落日五羊城,一舸西南(船名。)客送行。
别后苍梧劳远梦,青山万叠暮云横。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送别的场景,充满了离愁与对远方的牵挂。

前两句写实景:秋风萧瑟的傍晚,落日余晖笼罩着五羊城(广州古称),诗人站在名为"西南"的船边送别友人。这里用"秋风落日"的意象,既点明时节,又渲染出淡淡的忧伤氛围。

后两句转入虚写:想象友人离去后,自己会因思念而夜梦苍梧(广西地名,代指远方),眼前仿佛看见重重青山被暮云遮蔽。这里的"万叠青山"和"暮云横"构成一幅壮阔而朦胧的画面,既暗示路途遥远艰险,也暗喻前途未卜的惆怅。

全诗通过时空转换(从眼前到远方)、虚实结合(实景与想象)的手法,把送别时的不舍、对友人旅途的担忧、以及别后的思念都浓缩在这短短四句中。语言看似平实,却通过意象的叠加传递出深沉的情感,让读者能感受到那份真挚的友情和人生聚散的无奈。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