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追求精神境界的文人心态,用平实的语言传递了深刻的人生感悟。
前两句"眉睫功名气,笔端天地春"展现了两种人生追求:眼前看得见的功名富贵(眉睫间),和笔下创造的理想世界(笔端)。诗人用"天地春"这个生动的比喻,暗示文字创作能带来生机勃勃的精神享受。
中间四句揭示了诗人的真实选择。"孰知心念苦"道出坚持理想的不易,"只与圣贤亲"表明他选择与古圣先贤精神为伴。"味淡有真乐"用饮食作比,说明简朴生活中藏着真正的快乐;"眼高无古人"则自豪地表示自己的眼界超越了前人。
最后两句"金鸾行夜直,坐听漏声频"描绘了一个具体场景:诗人在宫廷值夜(金鸾指皇宫),独自听着更漏声。这个画面既写实又象征——在追求功名的环境中坚守自我,在寂静中聆听内心的声音。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淡而有味"的人生态度。诗人不否定功名,但更看重精神追求;不刻意标榜清高,却在平凡中见境界。这种既入世又超脱的智慧,对现代人如何在浮躁社会中保持内心平静,依然具有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