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任昉传
太行何崔嵬,世路更崭绝。
乐安任公子,海内之髦杰。
骑兵呼天子,文笔冠同列。
咄嗟起风云,朱紫出唇舌。
冠盖纷相望,坐上皆名哲。
人称龙门游,并集兰台辙。
清谭剧夜分,开樽酒同啜。
刻烛赋诗成,击钵响随灭。
数子皆南金,能令公喜悦。
盛衰会有时,风花随转瞥。
一麾新安守,高朋成永诀。
投尽绿沈瓜,满坐为哽咽。
门庭鸟雀罗,琴书蠹鱼齧。
白杨冷萧萧,藐孤走霜雪。
伤哉匹练裙,朔风凛以冽。
当时把臂友,骄马嘶金埒。
挥手长揖去,夷然若不屑。
呜呼市道交,何异剑首吷。
所以朱公叔,长与故人别。
乐安任公子,海内之髦杰。
骑兵呼天子,文笔冠同列。
咄嗟起风云,朱紫出唇舌。
冠盖纷相望,坐上皆名哲。
人称龙门游,并集兰台辙。
清谭剧夜分,开樽酒同啜。
刻烛赋诗成,击钵响随灭。
数子皆南金,能令公喜悦。
盛衰会有时,风花随转瞥。
一麾新安守,高朋成永诀。
投尽绿沈瓜,满坐为哽咽。
门庭鸟雀罗,琴书蠹鱼齧。
白杨冷萧萧,藐孤走霜雪。
伤哉匹练裙,朔风凛以冽。
当时把臂友,骄马嘶金埒。
挥手长揖去,夷然若不屑。
呜呼市道交,何异剑首吷。
所以朱公叔,长与故人别。
现代解析
这首诗借南朝才子任昉的遭遇,讽刺了人情冷暖的世态。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16句)用热闹场景描绘任昉风光时:开篇用太行山的高峻比喻人生道路艰难,引出主人公任昉这位才华横溢的名士。他文采出众("文笔冠同列"),谈吐间就能决定他人命运("朱紫出唇舌"),家里宾客盈门,夜夜和名士们饮酒赋诗("刻烛赋诗成"),过着风雅奢侈的生活。
第二部分(中间12句)急转直下写衰败:好景不长,当任昉外调做地方官后,曾经热闹的门庭立刻冷清("门庭鸟雀罗"),连琴书都被虫蛀。用"白杨冷萧萧"的墓地意象,暗示他的离世,只留下孤儿在风雪中挣扎。最讽刺的是,当年那些勾肩搭背的朋友("把臂友"),现在骑着骏马经过都假装不认识,傲慢地挥手告别。
第三部分(最后4句)点明主旨:诗人痛斥这种势利交往就像做买卖("市道交"),朋友情谊薄得像剑刃上的呼气("剑首吷")。结尾借东汉朱穆(字公叔)与友人绝交的典故,表达对虚伪人际关系的失望。
全诗通过强烈对比(热闹/冷清、众星捧月/无人问津),生动揭露了"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的社会现实。诗中"骄马嘶金埒"(骏马在铺金子的跑道上嘶鸣)等细节描写尤其传神,让读者直观感受到世态炎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