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会善戒坛二寺

步屧豁云屯,行行又给园。
水流不出户,鸟语自忘言。
小坐松垂发,聊游草藉轩。
戒坛搜异像,茶榜洗萦荪。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两座寺庙(会善寺和戒坛寺)时的闲适心境与自然景色的交融。

首联"步屧豁云屯,行行又给园"写诗人漫步时看到云层堆积,一路前行又来到一座园林(寺庙),展现了随性游览的状态。"豁"字用得很妙,既形容云层突然散开的动态,也暗示诗人豁然开朗的心情。

颔联"水流不出户,鸟语自忘言"是最出彩的两句。寺庙内的小溪水声潺潺,仿佛不愿流出门外;鸟儿的啼鸣如此动听,让人忘记了说话。这两句将自然声响写得充满灵性,同时也反映了诗人沉浸其中、物我两忘的禅意境界。

颈联写休憩时的细节:在松树下小坐,垂下的松枝像秀发般轻抚;漫步时野草自然地铺成坐席。"松垂发"的比喻新颖生动,"草藉轩"则体现了自然的馈赠。

尾联写诗人在戒坛寺探寻奇特的佛像遗迹,在茶亭品茶时洗涤烦忧。"萦荪"指纷乱的思绪,用"洗"字形象地表现了品茶静心的过程。

全诗通过"云、水、鸟、松、草"等自然意象,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闲适情趣。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不刻意追求、随处发现美好的生活态度——溪水自流、鸟儿自鸣、松枝自垂、野草自长,而人只需静静感受,就能获得内心的平静。这种对生活细微之美的捕捉能力,正是古典诗歌最珍贵的品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