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峨眉山歌

伊昔坡《山经》,峨眉冠五岳。
杰然镇坤维,苍翠万仞削。
初疑宇内无此奇,今日所见更过之。
乃知天地灵怪不可测,生平游览快意无如斯。
既蹑飞龙岭,还登歌凤台。
狂客已长逝,真人不复来。
丹炉火冷鹤驾远,谭经石榻生莓苔。
一步一惊诧,十步一徘徊。
上有排空叠嶂翠欲滴,下有飞泉百尺声如雷。
巉岩鸟道崎岖入,天门一隙云光白。
八十四盘最上头,婆娑万树清阴碧。
探帝座,凌丹丘,白云飞扬,长风飕飗。
积雪如严冬,凛冽披重裘。
俯视岷江万里蜿蜒仅一线,蜀山千点参差罗列儿孙俦。
花为优昙色,鸟作迦陵声。
天香夜不散,法鼓昼长鸣。
金轮忍土震旦推第一,赤髭白足灵机妙道真难名。
须臾报道佛光现,苍茫云海蒸奇变。
烂似庆云晕若虹,林岩五色增葱茜。
金桥突兀驾虚空,仿佛珠眉绀发容。
忽然云散光亦灭,惟有朝暾荡漾倒挂金芙蓉。
眷此灵异境,神魂欲飞越。
远胜赤城梁,何数蓬莱窟。
吁嗟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几人能到峨眉巅?
仙都佛国尽在此,请君莫惜多留连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峨眉山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充满了惊叹与敬畏之情。诗人通过亲身游历,表达了对自然奇观的震撼和对仙佛传说的遐想。

全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1. 开头先引用古籍记载,说峨眉山是五岳之首,高耸入云。诗人原本不信,但亲眼所见后发现比传说更壮观,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2. 中间详细描写登山过程:走过飞龙岭、歌凤台等景点,看到废弃的炼丹炉和长满青苔的讲经台,边走边惊叹。山路险峻如鸟道,山顶云雾缭绕,八十四道盘山路尽头是郁郁葱葱的树林。

3. 登上顶峰后视野开阔:白云飞舞,寒风刺骨如严冬。俯瞰山下,岷江像细线,群山像小土堆。这里的花鸟都带着仙气,佛寺钟声不断,是佛教圣地。

4. 最神奇的是目睹"佛光"奇观:云海中突然出现五彩光环,像彩虹般绚丽,还有金色桥梁般的幻影,但转瞬即逝,只剩朝阳映照的山峰。

5. 最后感叹:这样的仙境比传说中的蓬莱岛更美,但登山太难了,能到顶峰的人很少。既然这里就是神仙世界,值得多停留欣赏。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像导游一样带读者"云游"峨眉山,从山脚到顶峰,移步换景
- 把实景描写和神话传说结合,增添神秘色彩
- 用对比手法:巨大的山川在俯视时变得渺小,突出山顶之高
- 记录罕见的"佛光"自然现象,生动如亲眼所见
- 最后点明哲理:最美的风景需要付出艰辛才能看到

全诗充满对自然的赞叹和对生命体验的珍视,即使今天读来,仍能感受到诗人当年登顶时的激动心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