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二首 其二

残尊断送春,千里未归身。
莺老犹闻语,梅酸欲聚颦。
独眠愁警夜,起舞听鸣晨。
行路难如此,悠悠且傍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人在春天里的孤独和漂泊感。

第一句"残尊断送春"是说喝剩的酒陪着春天一起消逝,暗示借酒消愁却更添愁绪。第二句"千里未归身"直接点明作者身在异乡,离家很远。

三四句用黄莺和梅子写春天将尽——老黄莺还在叫,酸梅子让人皱眉,这些细节让人感受到春天快要过去的淡淡哀愁。

五六句写夜晚独眠容易被惊醒,清晨听到鸟叫就起床,说明睡不安稳,心里有事。

最后两句是感叹:人生道路如此艰难,只能随波逐流、依靠他人。这里的"傍人"不是指具体某个人,而是说在困境中不得不依附他人的无奈。

全诗用简单的春天意象,写出了每个在外漂泊的人都会有的感受:想家、孤独、对未来的迷茫。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明明春天这么美好,我却开心不起来"的复杂心情,让读者能联想到自己生活中类似的时刻。

孙觌

孙觌dí(1081~1169)字仲益,号鸿庆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人。孝宗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孙觌为人依违无操,早年附汪伯彦、黄潜善,诋李纲,后复阿谀万俟卨,谤毁岳飞,《宋史》无传。孙觌善属文,尤长四六。著有《鸿庆居士集》、《内简尺犊》传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