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同李子宪陈子有何公露三曹长携酌莲花庵得栖字

疏林犹积雪,曲巷复冲泥。
闭户一僧在,当窗万竹齐。
山深云更暝,乌馁昼先栖。
归路逢新月,纤纤映大堤。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雪后访友的宁静画面,充满冬日山林的清冷与禅意。

前两句用"疏林积雪""曲巷冲泥"的实景描写,带出雪后访友的旅途。光秃的树林积着残雪,弯曲的小巷泥泞难行,简单几个字就勾勒出冬日特有的清冷氛围。

中间四句聚焦莲花庵的景致:闭门修行的僧人,窗外整齐的竹林,暮色中更显幽深的山色,以及因饥饿早早归巢的乌鸦。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远离尘嚣的静谧感,特别是"乌馁昼先栖"的细节,通过乌鸦的早归暗示山中冬日白昼的短暂,让整个画面更显孤寂。

最后两句写归途偶遇新月的惊喜。纤细的月牙映照着堤岸,为整幅冷色调的画卷添了一抹温柔的亮色。这个结尾很妙,既打破了前文的沉寂感,又保持着整体的清雅格调。

全诗就像一组雪后山行的镜头,从出发到归途,每个画面都透着冬日特有的清寒与禅意。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准捕捉,让读者能感受到他远离喧嚣、寻访幽静的那份闲适心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