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临江仙》描绘了一种对美好事物和理想境界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无法触及的无奈与感慨。
首句“知有阆风花解语,从来只许传闻”,意思是说,传说中的阆风仙境和能听懂人话的花朵,都只是听说的美好事物,现实中却难以见到。这里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也暗示了这些美好只存在于传说中,现实中难以触及。
“光明休咏汉宫新。拥身疑有月,衬步恨无云”,这几句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汉宫的光明和辉煌,虽然令人赞叹,但作者却觉得这些并不值得过多歌颂。他更向往的是那种如月光般柔和、如云彩般轻盈的境界,但现实中却无法实现,因此感到遗憾。
“莫把金樽容易劝,坐来几度销魂”,这里作者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金樽美酒虽然诱人,但作者却觉得不能轻易被这些物质享受所迷惑。他坐在那里,多次感到心灵的空虚和失落,暗示了现实生活无法满足他内心的追求。
“不知仙骨在何人。好将千岁日,占断四时春”,最后几句表达了作者对理想境界的渴望。他不知道谁才能真正拥有仙骨,达到那种超凡脱俗的境界。他希望能够拥有千年的时光,永远享受春天的美好,表达了对永恒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传说中美好事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无法触及的无奈与感慨。诗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追求与矛盾。
李之仪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